脑卒中(中风)
概述

        脑卒中(Stroke)是脑中风的学名,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又叫脑血管意外。是指在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

科室
神经内科
详情
病因描述
脑卒中分缺血性和出血性。 (一)主要病因有: 1、缺血性脑卒中:颈内动脉和椎动脉狭窄或闭塞。 2、出血性脑卒中:出血是因粟粒状微动脉破裂所致,随出血量增多形成血肿。 (二)主要诱因有: 1、高血压病,无论是出血性中风还是缺血性中风,高血压是最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 2、糖尿病。 3、心脏疾病,如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尤其防止心房颤动引起栓子脱落造成脑栓塞。 4、血脂代谢紊乱,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最主要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是抗动脉硬化脂蛋白。 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TIA本身是缺血性中风分类的一个类型,也可以是脑梗塞的先兆或前区症状,应及时治疗。 6、吸烟与酗酒; 7、血液流变学紊乱,特别是全血黏度增加时脑血流量下降,其中红细胞比积增高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是缺血性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 8、肥胖,肥胖与超重均为缺血性中风的危险因素,与出血性中风无关。 9、 年龄和性别,年龄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粥样硬化程度随年龄增高而增加。50岁以上随着年龄增加中风发病率亦有增加,但笔者发现青中年中风发病者亦有增加,不可忽视。一般来说女性中风发病率低于男性。
症状描述
1、脑栓塞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青壮年多见。多在活动中集骤发病,无前驱症状。临床表现以猝然昏扑、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言蹇、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 2、常见预兆:研究发现脑卒中常见预兆依次为: (1)头晕,特别是突然感到眩晕。 (2)肢体麻木,突然感到一侧面部或手脚麻木,有的为舌麻、唇麻。 (3)暂时性吐字不清或讲话不灵。 (4)肢体无力或活动不灵。 (5)与平时不同的头痛。 (6)不明原因突然跌倒或晕倒。 (7)短暂意识丧失或个性和智力的突然变化。 (8)全身明显乏力,肢体软弱无力。 (9)恶心呕吐或血压波动。 (10)整天昏昏欲睡,处于嗜睡状态。 (11)一侧或某一侧肢体不自主地抽动。 (12)双眼突感一时看不清眼前出现的事物。 3、缺血性脑卒中根据脑动脉狭窄和闭塞后神经功能障碍的轻重和症状持续时间可分三种类型: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②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RIND);③完全性卒中(CS)。 4、出血性脑卒中分三级:Ⅰ级,轻型,病人意识尚清楚或浅昏迷,轻偏瘫;Ⅱ级,中型,完全昏迷,完全性偏瘫,两侧瞳孔等大或仅轻度不等;Ⅲ级,重型,深昏迷,完全性偏瘫及去脑强直,双侧瞳孔散大,生命体征明显紊乱。
检查
1、头颅CT和MRA检查: 可显示缺血性梗死或出血性梗死改变,合并出血性梗死高度支持脑栓塞。许多病人继发出血性梗死临床症状并加重,发病3-5日内复查CT可早期发现激发梗死后出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MRA可发现颈动脉狭窄程度或闭塞。 2、脑血管造影和脑血流量测定: 显示不同部位脑动脉狭窄、闭塞或扭曲。 3、腰穿: 脑压正常,脑压增高提示大面积脑梗死。出血性梗死脑脊液可呈现血性或镜下红细胞;感染性脑栓塞脑脊液细胞数增高(早期粒细胞为主, 晚期淋巴细胞为主);脂肪栓塞脑脊液可见脂肪球。 4、心电图: 作为常规检查,确定心肌梗死、风心病、心律失常等证据。脑栓塞可作为心肌梗死的首发症状并不少见。 5、颈动脉B超:可评价管腔狭窄程度和粥样硬化斑块,对证实颈动脉源性栓塞有提示意义。
诊断与诊别
诊断: 迅速的起病过程和临床表现,各项相关检查,检查出栓子来源可提供脑栓塞的诊断依据。 鉴别: 出血性脑卒中应注意与血栓性脑梗死、脑出血相鉴别。
预防
(一)一级预防 如果某个体只存在上述危险因素一种或几种而没有脑血管的先兆或表现,我们把其中列为一级预防对象,即积极治疗存在的危险因素,同时定期监测其他危险因素的发生并采取针对性措施。 (二)二级预防 个体已存在危险因素且已出现中风先兆如若暂短性脑缺血性发作,给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严重脑血管病发生,其为二级预防。 (三)三级预防 对已患中风的病人,早期或超早期治疗,降低致残程度,清除或治疗危险因素预防其多发为三级预防。所谓早期治疗则指病人发病数小时后的急性期的治疗,所谓超早期治疗是指发病后数小时以内既实施的治疗,如对缺血性中风而言,发病后6小时以内即开始溶栓治疗,针对性治疗措施的介入愈早,治疗效果就愈好,病残程度就有可能愈低。
并发症
心肌梗死、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肾功能不全、褥疮、关节挛缩、应激性溃疡、继发性癫痫、脑梗塞后的精神科问题、痴呆等。
治疗
本病的治疗,基本上同脑血栓形成,应积极治疗高血压,尤为病史中已有过腔隙性梗塞者需要防止复发,同时应注意压不能过快过低。 (一)急性期:以尽早改善脑缺血区的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为原则。 1、缓解脑水肿:梗塞区较大严重患者,可使用脱水剂或利尿剂。 2、改善微循环:可用低分子右旋糖苷,能降低血粘度和改善微循环。 3、稀释血液:①等容量血液稀释疗法:通过静脉放血,同时予置换等量液体;②高容量血液稀释疗法:静脉注射不含血液的液体以达到扩容目的。 4、溶栓:链激酶和尿激酶。 5、抗凝:用以防止血栓扩延和新的血栓发生。①肝素。②双香豆素。 6、扩张血管:一般认为血管扩张剂效果不肯定,对有颅内压增高的严重患者,有时可加重病情,故早期多不主张使用。 7、其他:本病还可使用高压氧疗法,体外反搏疗法和光量子血液疗法等。 (二)恢复期:继续加强瘫痪肢体功能锻炼和言语功能训练,除药物外,可配合使用理疗、体疗和针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