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混浊
概述

        玻璃体混浊(vitreous opacities)不是病名而是玻璃体最常见的一种现象。许多重要的眼底病是由于有了玻璃体混浊而引起患者注意才就诊的。玻璃体混浊就是指玻璃体内透明的凝胶体,出现不透明体即混浊。多种眼疾可以引起玻璃体混浊,最常见的是老年性变性、近视性变化、玻璃体后脱离和生理性飞蚊症,此外视网膜脱离、葡萄膜炎、原发性家族性淀粉样变性、闪光性玻璃体液化等也可出现眼前黑影等临床表现。

科室
眼科
详情
病因描述
玻璃体混浊可由以下病变引起: (一)葡萄膜炎:炎性渗出物和炎性细胞进入玻璃体形成灰白色尘埃状、絮状或团块状混浊。 (二)出血:因视网膜静脉炎、静脉阻塞、糖尿病、高血压、外伤或手术引起的出血进入玻璃体,在血液进入及吸收过程中形成红色、黄色、灰白色的片状或团状混浊。 (三)色素:外伤、葡萄膜炎等使色素颗粒进入玻璃体。 (四)寄生虫及其代谢产物:眼内肿瘤或全身其他部位肿瘤眼部转移,引起混浊。 (五)眼外伤玻璃体内异物存留。 (六)因眼外伤、出血、糖尿病等引起玻璃体内纤维组织增生。 (七)玻璃体变性:多见于老年人及高度近视者,玻璃体透明质酸解聚液化。糖尿病及高胆固醇血症者玻璃体内可有胆固醇结晶体沉着。
症状描述
(一)症状: 1、发病突然,常有反复; 2、眼前出现烟柱式或黑云状暗影,有的很快失明,仅留光感。 (二)体征: 1、裂隙灯下见玻璃体内有鲜红色血块,或棕黄色陈旧出血; 2、检眼镜下见尘状、条状及块状混浊飘浮,或仅见稀微红光,或无红光; 3、反复出血者,玻璃体内可见增殖性条索或膜,伴有新生血管。
检查
用直接检眼镜+6~+8D检查,当眼球转动突然停止后,在眼底红光反射背景下可见黑色飘动的小点或团块。在间接眼底镜下则可明确分辨各种不同性质的飘浮物。在裂隙灯及三面镜下,可更详细地判断混浊物的来源和性质。
诊断与诊别
诊断: 根据患者症状核体征基本可以确诊。 鉴别: 与玻璃体积血鉴别。
预防
1、平时注意休息不要过度用眼睛,避免形成近视。切忌“目不转睛”,自行注意频密并完整的眨眼动作,经常眨眼可减少眼球暴露于空气中的时间,避免泪液蒸发。 2、不吹太久的空调, 避免座位上有气流吹过,并在座位附近放置茶水,以增加周边的湿度。    3、多吃各种水果,特别是柑桔类水果,还应多吃绿色蔬菜、粮食、鱼和鸡蛋。多喝水对减轻眼睛干燥也有帮助。    4、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睡眠充足,不熬夜。    5、避免长时间连续操作电脑,注意中间休息,通常连续操作1小时,休息5-10分钟。休息时可以看远处或做眼保健操。    6、保持良好的工作姿势。保持一个最适当的姿势,使双眼平视或轻度向下注视荧光屏,这样可使颈部肌肉轻松,并使眼球暴露于空气中的面积减小到最低。    7、调整荧光屏距离位置。建议距离为50-70厘米,而荧光屏应略低于眼水平位置10-20厘米,呈15-20度的下视角。因为角度及距离能降低对屈光的需求,减少眼球疲劳的几率。    8、如果你本来泪水分泌较少,眼睛容易干涩,在电脑前就不适合使用隐形眼镜,要戴框架眼镜。在电脑前佩戴隐形眼镜的人,也最好使用透氧程度高的品种。    9、40岁以上的人,最好采用双焦点镜片,或者在打字的时候,配戴度数较低的眼镜。    10、如果出现眼睛发红,有灼伤或有异物感,眼皮沉重,看东西模糊,甚至出现眼球胀痛或头痛,休息后仍无明显好转,那就需要上医院了。    11、平时注意不要强光直射眼睛。另外防止眼外伤。
并发症
玻璃体切割术有时会产生一些并发症,因此对手术所产生的并发症要进行预防,如果发生,要及时处理。玻璃体切割术常见的并发症有以下一些,如角膜水肿、白内障、玻璃体嵌顿、玻璃体出血、青光眼、视网膜裂孔或视网膜脱离等
治疗
治疗原则为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控制炎症,用激光或药物治疗眼底出血性疾病。混浊较重,病程较长,有纤维增生性改变者可做玻璃体切割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