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胰腺脓肿是由急性胰腺炎的坏死组织或并发假性囊肿继发感染所致,可发生在胰腺任何部位,主要致病菌为肠道杆菌,脓肿溃破腐蚀邻近脏器,可引起肠瘘或出血。脓肿约发生于2%~9%的急性胰腺炎病例,其发生与手术的早晚和引流是否彻底有关。
详情
(一)急性胰腺炎
(二)感染
(三)手术
(一)急性胰腺炎好转后再出现上腹痛,寒战,高热,半数患者出现黄疸。
(二)上腹部压痛,肌紧张,并可触及边界不清的压痛性肿块。
(一)血培养:阳性。
(二)X线检查:左侧膈肌升高,左肺不张,胸腔积液。腹部X线片显示胃肠道积气,横结肠麻痹,胃移位。
(三)B型超声检查:局限性圆球形,充满液体及内有坏死组织的光点。
(四)CT检查:可确定脓肿部位、体积并与假性囊肿相鉴别。
(五)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可见胰血管与小肠血管移位,其程度与脓肿大小有关。
诊断依据:1.有急性胰腺炎或胰腺损伤史;2.上腹痛,寒战,高热,肌紧张,压痛,肿块;3.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多;4.超声波检查,可见上腹局限性园球形,充满液体的液性暗区。本病需与胆石症、肝癌相鉴别。
(一)对该病的预防关键是早期对急性胰腺炎或胰腺损伤作出诊断,并及时作出正确处理。
(二)积极治疗胆道疾病,戒烟及避免暴饮暴食。对于感染性疾病应加强抗生素治疗。
1.脓肿溃破进入邻近组织;2.腐蚀附近血管,如左胃,脾和胃十二指肠动脉,而引起出血或血栓形成。
(一)治疗原则: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引流排尽脓液。恰当选用抗生素,加强全身支持治疗。
(二)治疗方法:1.双套管负压吸引引流,亦可同时另置一硅管于脓腔,滴入含抗生素的液体。2.纱布填塞引流,清创后脓腔内堵塞羟聚烯吡酮碘浸泡的纱布经腹部切口引流。